院长荐文|【中山·1937】带你穿越到战火纷飞的岁月
2021-04-03 12:39:04
本文引用自公众号: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
在上海,有一家医院,为纪念革命的先驱孙中山先生而命名;近80年前,中山先生长子孙科作为发起人之一为医院建立而筹集募捐。世界在变,中山医院也在变,然而有一种精神中山人却始终坚持,那就是中山医院的办院宗旨——以病人为中心,严谨、求实、团结、奉献。
![]()
1937年2月,中国人管理的第一所大型综合性医院——中山医院开始收治病人,同年4月1日正式开业,实际开放病床300张。 中山医院的创办成为著名医学教育家颜福庆教授理想中的“上海医事中心”的起点,也为国立上海医学院提供了教学基地。 国人筹建、国人管理、服务百姓,近80年来,当年募捐启示中提及的“注重平民、俾中等之下之民众,不致向隅兴叹”之建院方针,早已凝聚为代代坚守的“以病人为中心”的中山精神。![]()
1937年“八·一三”事变,,战争爆发,中山医院先后改为“第六救护医院”和“国际第一医院”,在三个月内共收治伤兵二万余人,、第二两个救护队,先无锡、南京,旋即转赴内地,为抗日战争做出了贡献。 当中国军队撤出上海时,中山人夜以继日地组织撤退,在交通工具极度缺乏的情况下,,才冒险将全部伤病员和设备转移完毕。此后中山医院原址为日寇盘踞了八年。在此期间,中山医院的员工一部分人,随国立上海医学院师生员工转移到西南大后方,、教学工作。,1946年在重庆的中山医院人员分批回沪,筹备恢复上海中山医院,正逢上海霍乱流行,中山医院遂作为时疫医院从7月至9月共收治病人2300余人。1946年11月正式恢复上海中山医院,当时有医师70余人,护士100余人,开设病床347张。凝固的历史,将“注重平民”烙印在“中山医院”的肌髓和灵魂之中。即使面对风云变幻的医疗现实,我们仍能保持那份难得的平静与执着。医者的责任和道义早已融于那枚象征驱除病魔、担负生死的 “蛇杖”图腾。点击“阅读原文”看《中山•193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