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pic
当前位置: 首页> 交流故事> 稻盛和夫:让“利他”成为你心中的主角

稻盛和夫:让“利他”成为你心中的主角

2021-04-17 09:06:09

点击上方“活法”   关注并置顶  订阅稻盛哲学精华好文

成功=思想 ·人格(-100~+100)×努力(0~100)×能力(0~100)


在稻盛和夫的“成功方程式”中,只有“思想 ·人格”是正值——就是说只有不断提高心性,我们才能不断对事情做出正确的判断。


为了进一步说明方程式中的“思想·人格”有正负——或者说在我们每个人的心中都同居着利他的真我和利己的小我,而利己的小我又有多么顽固,同时为了提醒我们时时意识到这一点,并鄙视和排斥这个卑贱的小我,稻盛先生常常引用泰戈尔的诗文:

 

我只身来到神的面前。

可是,那里已经站着另一个我。

那个暗黑中的我,究竟是谁呢?

为了避开他,我躲进岔道,

但是,我无法摆脱他。

他公然在大道上迈步,卷起地面的沙尘,

我谦恭地私语,他高声地复述。

他是我身上的卑微的小我,就是自我。

主啊,他不知耻辱。

我却深感羞愧。

伴随这卑贱的小我,

请容许我站在您的门前。

 


稻盛先生解释道:


泰戈尔知道,在自己的心中存在着善与恶两个人。来到神面前的时候,已经有另一个自己在那里了。在黑暗中的那个我到底是谁。


我因为不喜欢那个人,故躲进岔道试图躲避他,他却在大道上阔步前行,卷起沙尘,气势张扬。我轻声地自言自语:“我很想要那个。”他却高声吼叫:“快把它给我!那就是我的!”他就是居住在我心中的那个卑贱的小我(自我)。


“因为伴随着这样一个卑贱的小我,我感到耻辱。”这就是泰戈尔想要表达的主题。


也就是说,善良的利他之心和贪欲的利己之心,在人的心中同居。泰戈尔理解这一点。他告诉我们,应该让那个拥有高尚的、善良的、利他之心的那我成为主人公。



但是,与充满私欲的、任性的小我同在,即使你深以为耻,试图离开它,也无法做到。因为那个人也是你自己。


这时候,为了抑制那个卑贱的自我,就是充满私欲的自我,宗教家们会进行严格苛刻的修行。那些被称为圣人的人中,或许有人能够完全抑制卑贱的自我。但是,要达到那样的境界,对于我们一般人来说是非常困难的。


但即使无法完全做到,但是祈愿自己成为那种优秀的人,时时留意自己的心态,努力去抑制私心私欲,这应该能够做到。而这种努力本身就非常重要。


私心私欲越少,相应的,利他之心就能发扬光大,自己就能具备高尚的人性。



同泰戈尔一样,稻盛先生深刻理解人心。


要彻底排除利己的小我,或许只有圣人和开悟的人能做到。我们凡人无论怎么努力也做不到。但是即使做不到,我们仍然要付出努力,努力向这个方向接近,哪怕只是一小步,努力做一个较为高尚的人、较为纯粹的人。


所以,问题不是能不能开悟,能不能成圣,而是要不要走作为人本来就应该走的正道。能这样想这样做的人,和不这么想不这么做、稀里糊涂、浑浑噩噩生活的人,他们的人生和工作的结果将迥然不同。


通过努力工作,不断反省,磨炼灵魂,提升心性,我们就会心明眼亮,就能对事情做出正确的判断,就能获得工作的成就和人生的幸福,并影响周围的人。如果是组织的领导人,他还能把整个团体引向成功。

本文作者曹岫云 ,江苏无锡人。企业经营者。现任稻盛和夫(北京)管理顾问有限公司董事长。著作《稻盛和夫的成功方程式》已由中日两种文字出版。翻译稻盛和夫《活法》《心法:稻盛和夫的哲学》等多部著作。

本文版权归本书出版方东方出版社

及微信公众号【活法】(huofa2005)所有。

若需转载,请在后台留言获取授权。

尊重出版方劳动,尊重版权,真诚分享

点击【阅读原文】· 立刻购买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