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一个“从前叫人家‘小甜甜’,现在叫人家‘牛夫人’”的令人悲伤的故事。
几个月以前,索尔斯克亚还是那个意气风发率领曼联“走在正确道路上”的DNA名帅;几个月之后,索尔斯克亚已经成为被强制“和离”而非蓄意“休弃”的旧人。
索尔斯克亚曾是曼联各方利益钦定的天选之子,后弗格森时代得到了球队管理层和一干名宿为首的舆论媒体异口同声力挺和破天荒大力支持。
曾几何时,同样是这些人,对于索尔斯克亚之前的曼联3任主教练百般挑剔,唯独认为索尔斯克亚给曼联带来了希望,那句话怎么说来着?对,“走在正确的道路上”。
可是没成想,走着走着就散了……
索帅到底是不是曼联正确的选择,时间已经给了答案,可是,三年前的那个特殊时期,索帅的确可能是最符合当时状况的曼联主帅不二选择。
不过有一点需要澄清,后来的媒体多在曼联名宿们有意为之的集体诱导下,咬定索尔斯克亚临危受命,拯救曼联于水火之中……
这种说法倒也无可厚非,“一代新人换旧人”,肯定有前人做得不够好的地方,可问题在于这“水火”,究竟是怎么造成的?
他们没有讲,也不敢讲,相干涉事人等出于业内不成文的规定多半也都讳莫如深,留给外界无限遐想和猜测的空间,也许只有时间会带我们一步一步走近事情的真相。
现在不就有一个西洋镜已经被拆穿了?前任想要补强的位置,曼联一再执拗着不肯买,索帅一上任,什么马奎尔、万·比萨卡、布鲁诺·费尔南德斯……不是一个接一个,全都呼啸着跑来了?就连桑乔的到来,貌似也是前任《引援报告》上面早就心心念念的右边锋位置。
只想要马儿跑,却不给马儿吃草,还要因此骂马儿懒,曼联的迷之操作,非但没让人直呼不懂,反倒成为了继任者“走在正确路上”的垫脚石,咄咄怪事。
只不过,这垫脚石垫得太高也没有好处,垫得越高,摔得越狠,何况垫多了难免还有些硌脚。
索尔斯克亚硌没硌到脚,我不是很清楚,反正在他摔倒前的那一刹那,所有曾经山盟海誓坚定站在他背后的支持者们全都倒戈相向……
没人再敢继续为索帅作保,大厦既已倾倒,菜,就是一切非法窃位者的原罪。
我并非想有意对索尔斯克亚揶揄一番,相反我只是觉得他有些可怜,索尔斯克亚最大的错,只不过是我们刚才所提的一个“菜”字,然而这三年来,索帅在任时背后所有助推者的言行,才让人仿佛吃了苍蝇一样恶心。
DNA,就像附骨之疽一样,深深刻入曼联所有朝圣者的灵魂之中,直到梦碎的那一刻,仍旧痴缠着不肯清醒过来……
竞技体育,难道不是比强弱?而是比亲疏的?咄咄……算了,见怪不怪了!
文章讲到这里,似乎可以完结了,嘴瘾毕竟已经过完了。可是,看到如此怪异的曼联,难道你不想深扒一层皮,看看这“怪物”的厚皮下面,到底藏着什么奥秘吗?
所有奥秘的根源,当从格雷泽家族入主曼联谈起,本世纪之初,弗格森爵士和彼时曼联的最大股东——两位赛马产业的爱尔兰金主产生了不可调和的矛盾,后者曾经想通过手中持有股份的优势将弗格森踢出曼联。
为了避免此类事件发生,曼联决议通过引入其他股东的方式,来稀释两名爱尔兰人的话语权,格雷泽家族因此乘虚而入,在达成要约收购的条件之后,甚至反过来与爱尔兰人达成协议,将曼联彻彻底底变成了自己的产业。
接管曼联之初,格雷泽家族并没有打算深入参与曼联的一切管理事务,反正弗格森在位,大事小情一把抓就好,曼联董事会在乎的只是曼联的品牌效应,是否能够凭借这个IP在商业上有所盈利?在极力促成曼联上市之后,是否能够帮助格雷泽家族的股票增值?
不过,这段日子也是曼联和弗格森最为逍遥惬意快活的日子,弗格森大权在握,说一不二,无论是凭借他在曼联德高望重的话语权,还是在英足总那里广泛的人脉,抑或是率领弟子的高超战术素养,曼联先后顶住了后起之秀阿森纳、切尔西、曼城的轮番冲击,始终有办法在偶尔低迷一两个赛季之后,仍能不断将一个又一个英超冠军揽入囊中。
可是,弗格森最后的高光时刻,也埋下了曼联日后衰落的伏笔。
2013年5月,当弗格森因为年事过高宣布退任的时候,做了多年甩手掌柜的格雷泽家族,说不上是有些失落,还是暗自窃喜?
失落的是,这么多年一直只管埋头数钱,现在终于不得不亲自操盘这么大一个产业,实在是有些手足无措,真真有些累人呢!欣喜的是,苦熬了这么多年,终于可以名正言顺踢开弗格森,不再继续做“傀儡皇帝”了,曼联的江山,老子说了算了。
所以,当弗格森为曼联指定了接班人之后,格雷泽家族却在后面搞起来了破坏,弗格森的助教团队,一个不留,核心就是要去弗格森化。
后来的事情,我们大概都清楚了,当时的莫耶斯,还很稚嫩,空有一腔热血却镇不住曼联这种级别俱乐部的场子;于是,格雷泽家族匆匆找来了世界级名帅范加尔,可惜效果依然不佳;最后不得不将目光瞄准了当时世界上最负盛名的主教练穆里尼奥。
走马灯似的换帅,体现了曼联高层异常窘迫急切的心态,曼联的战绩,背后最直接的深层次逻辑,代表着格雷泽是否依然能够通过曼联这个驰名IP进行有效的商业运作,更代表着其手中持有股票市值的涨跌。
德不配位,必有灾殃,曼联的祸事,在格雷泽家族去弗格森化,却又没有能力完全接盘的时候,就已经开始不可逆转了。
不过,话也不能说得过于绝对,在格雷泽家族聘请穆里尼奥之后,曼联其实已经开始出现了好的苗头,隐约有中兴的迹象;然而,关键时刻,格雷泽家族又掉了链子,原因无他,穆里尼奥要求曼联在转会市场上继续加大投入,穆里尼奥更跟格雷泽家族索要绝对的话语权。
这两点要求,当时就跟要了格雷泽家族的命根子一样,触动了昔日“傀儡皇帝”的逆鳞,其一,弗格森在位时何曾如此“贪得无厌”索要过这么多银两,我是来挣钱的,又不是花钱买乐子的;其二,刚送走了一个弗格森,难道又要扶起另一个弗格森,继续压我一头?
做你的春秋大梦去吧,不能够,格雷泽家族暗自敲打着自己的小算盘……
可是,也不能将事情做得过于明显,于是,格雷泽家族想出了一条“好”办法,不给枪,不给粮,想革命就自己想办法,能乖乖听话就继续呆着,否则就卷铺盖走人,千万别挡老子财路,老子只要曼联这个流量IP。
于是,排兵布阵捉襟见肘的穆里尼奥,无可奈何祭出了一个又一个“昏招”,你可曾想到,最擅长调教防守的穆里尼奥,不得不派上彼时还嫩得出水的麦克托米奈客串中后卫?
忍辱负重但又不得不牢骚满腹的穆里尼奥,彼时是真想在曼联成就一番事业,这是弗格森爵士一手带出来的英超最伟大的球队,作为职业教练,谁又不想成为弗格森那样的人呢?
但是,所有这一切,都只是奢望,“道不同,不相为谋”,在穆里尼奥被解雇之后那一年的面壁生涯,他想明白了这个道理……
现在看来,索尔斯克亚的临时上位,是格雷泽家族与以弗格森嫡系为主的曼联旧派系相互妥协的结果,格雷泽家族在搞垮搞臭了穆里尼奥这个金字招牌之后,不得不以曼联DNA的名义重新笼络人心,反正这个时候弗格森已经垂垂老矣,曼联的实际话事人早已经根深蒂固不可动摇,关键是曼联的IP不能倒,我的财路不能断。
在这个过程中,曼联名宿们一直煽风点火,看似做了帮凶,实际上却也是不得已为之,难道眼睁睁看着曾经在那里功成名就的曼联垮掉不成?
不是曼联名宿人多嘴杂没脑子,是人在矮檐下,不得不低头。
只是可惜了莫耶斯、范加尔、穆里尼奥,甚至也包括索尔斯克亚。莫耶斯至今仍旧被球迷朋友们戏称为“千古奇冤”,“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巾”,是他一生的遗憾。
穆里尼奥执教曼联之前,虽然怼天怼地怼足总怼记者,争议不断,但是从来没有被质疑过执教能力不行,“一白遮百丑”,他的成绩始终能掩盖一切,唯独到曼联这里,穆里尼奥被开启了“过时了”的恶名。
至于索尔斯克亚,只不过是格雷泽家族做惯了傀儡,再如法炮制了另一个傀儡。
然而,格雷泽家族的日子就好过么?八年了,曼联兜兜转转,又回到了原点,曼联的博弈,真的没有一个赢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