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pic
当前位置: 首页> 价格分享> 亲测八家快递 结果显示:快递时限的标杆为EMS和顺丰

亲测八家快递 结果显示:快递时限的标杆为EMS和顺丰

2021-10-24 07:35:26

        快递物流之声据中国邮政报(作者:方玺)转载发布(联系小编请加微信:ex2150)

日前,《现代快报》全新生活评测类全媒体产品“评果”发布一篇题为《亲测八家快递》的测试报告,其微信终端阅读量已逾10万。“评果”力图以用户体验为唯一标准,推出轻松活泼的评测,反响不错。此次,“评果”向全国广大快递用户公开发布了一票快递从山西省原平市到江苏省南京市的“全生命周期”之旅,邮政EMS、顺丰、圆通三家快递品牌在此次评测中分别位列前三,这一结果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说是现阶段各家快递企业运营和管理水平的真实反映。

 

再次显示快递时限的标杆为EMS和顺丰

 

此次测试的从山西省原平市到江苏省南京市快递的平均全程时限为51.4小时,与国家邮政局委托专业第三方对2016年全国重点地区快递服务时限58.71小时的评测均值相比,领先全国水平达7.3小时,说明此条线路(太原市—南京市)为全国经济较好、活力较强的干线线路,各企业均较为重视且投入了大量资源参与市场竞争。

快递企业在经历了数年激烈竞争后,在服务时限这一指标上已经出现了明显分化迹象,优势企业的市场地位正在逐步确立。测试中明显处于平均线以下的有百世(75小时)和天天(78.4小时)两家企业。处于平均值附近的有圆通(48.5小时)、申通(50小时)、韵达(50.5)和中通(50.85小时)4家企业。处于明显优势、时限贡献率最大的两家企业分别是邮政EMS(26.3小时)和顺丰(31.6小时),明显优于此条线路各企业均值水平(51.4小时)和全国平均时限水平(58.71小时),EMS和顺丰的行业时限标杆地位得到了明显体现,时限标杆企业在品牌知名度和快递定价权方面具有一定的先发优势。

 

在短距离运输中,实力相当,差别不大

 

寄出地处理时限是指从收寄到快件离开寄出地的时间间隔。影响快递企业寄出地处理时限的因素主要有企业的网络覆盖程度、企业快递件量大小、企业开通运营班车情况等。此次测试中所提及的“短距离运输”线路(忻州原平市—太原)的平均时长为7小时46分钟,优于平均值的企业共有4家,分别是申通(4小时54分)、中通(6小时6分)、百世(6小时20分)、天天(6小时52分)。处于平均值以下的有4家,分别是圆通(8小时17分)、EMS(8小时43分)、韵达(10小时14分)和顺丰(10小时42分)。

 

短距离快递服务的干线运输环节主要通过公路陆运(揽收车辆+汽车)实现,运输工具差异导致的时限影响度最低,测试结果显示这是企业间时限准时率差异最小的区间段。此环节中,在全程时限排名并不占优的民营快递企业申通、中通、百世和天天表现较好,主要得益于企业成立时间较早、运营时间较长、网点覆盖面广、主营电商业务件量较大、车辆班次合理等因素。

反观EMS和顺丰两家直营快递企业,在此环节并不占明显优势,时限甚至远低于申通的水平,这可能与两家企业主要考虑空运航班衔接有关系。但是从根本上讲,所有企业均需强化快递“末端为王”战略,扎实抓好快递下乡,在揽收网点覆盖程度、末端加盟(代理)网点开放、车辆运营效率等方面学习借鉴其他企业的经验。

 

把握快递时限“黄金时间段”的能力,差距较大

 

干线运输时限是指从离开寄出地到到达寄达地的时间间隔。从测试样本数据来看,此段线路(太原市—南京市)的平均时长为29小时09分,EMS、顺丰、韵达、中通等4家快递企业用时短于行业平均时限。其中,位居第一集团的企业是EMS(6小时1分)和顺丰(8小时31分)2家。处于平均值附近的企业有4家,分别是韵达(20小时57分)、中通(27小时15分)、圆通(30小时3分)和申通(35小时32分)。离平均值有较大差距的是百世(50小时)和天天(54小时50分)。

本次测试中发现,干线运输时限约占快递总时限的54%,在此次1100公里的中长距离干线运输测试中,除EMS、顺丰、申通等企业采用专机、包机和客运副仓外,其它大部分快递企业依旧采用传统陆运方式,并且普遍多次中转,一定程度上制约了企业时限服务水平和竞争力的提升。测试信息显示,从太原发往南京的快件,加盟制快递企业往往需要经由无锡(中通)、杭州(天天)、苏州(百世)进行中转。申通则先从太原到上海,后经无锡,最后才来到目的地南京。

干线运输体现的是企业综合运输能力,是企业竞争力的突出体现,建议快递企业应结合业务流量流向变化,加大运输基础设施建设力度,做好成本支出安排,优化网络路由,规范操作流程,特别在中长距离快递服务中逐步加大航空运输比例。


寄达地处理、快递进城的效率,差别明显 

 

寄达地处理时限是指从到达寄达地到派送的时间间隔。此次测试中快递进入到南京城的平均时长为6小时10分,圆通、顺丰、申通、中通等4家快递企业用时短于行业平均时限。EMS(6小时34分)与行业平均水平基本持平。韵达、百世和天天在此环节与平均值相差较大,尚有较大的改进空间。

快递车辆能否在第一时间顺利进城是衡量一个城市综合管理水平的重要指标。“快递进城难”问题主要受城市车辆准入政策、企业周转次数、遵守规范和标准程度等因素影响。从结果分析,全国50个重点城市(省会城市、直辖市以及19个快递业务量较大的重点城市)寄达地处理环节平均时限为11.22小时,南京市“快递进城”测试时限为6.16小时,显示南京市“快递进城”较为顺畅。

分拨时限集中反映出企业分拣处理能力的提升,是快递企业大规模改扩建分拣中心,投入更多自动化分拣设备的结果。从企业运营的角度来看,车辆等固定资产投入、南京分拨站点位置、分拨次数等因素都会直接影响快递效率。此外,如果出现“超区件”的企业通常需要其他快递企业代为投递,容易引发丢件损毁等延误快件时效的问题。与南京的其它优质企业相比,EMS在南京城市配送的分拨点设置、车辆投入的数量和组织效率上存在一定的提升空间。

 

最后一公里”投递派送平均时限达4小时

 

投递时限是指从派送到签收的时间间隔。此次测试中此段线路(南京市分拨点—顾客)的平均时长为4小时,在此环节具有明显优势的企业共有4家,分别是顺丰(1小时28分)、EMS(2小时37分)、申通(2小时43分)和韵达(2小时58分)。处于行业平均水平的有3家,分别是天天(3小时55分)、圆通(4小时10分)和百世(4小时35分)。中通(9小时41分)在此环节较为落后。整体还有较大进步空间。

 

快递“最后一公里”直面消费者,是快递企业核心竞争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快递服务中具有重要价值。从本次测试的结果来看,快递企业信息化和科技装备投入直接影响了用户的消费体验,在“最后一公里”表现一般的企业,信息化突出存在“部分数据失联”“信息数据冗长重复”“数据可信度不高”等具体问题。

 

提高性价比,但要跳出同质低价竞争的循环

 

此次测试,快递的价格分层明显,EMS和顺丰价格保持在20元左右,其余快递企业保持在8元左右。

但是,光有价格竞争而没有快递服务质量的提升,只会陷入“低价格—低服务—低价格—低服务”的恶性循环中,制约了企业的可持续发展的能力。客观上,需要同时考虑快递价格和时限两个因素,从性价比的角度来分析企业竞争力。要确保获得合理利润,又通过改善服务质量来推动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在此次测试中,从性价比上说,直营的EMS较直营的顺丰更具优势,而加盟型快递的性价比分别为圆通>申通>韵达>中通>汇通>天天。

原标题:从八家快递时限测试管窥企业运营管理

声明:此消息系转载,快递物流之声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