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pic
当前位置: 首页> 价格分享> 【头条】良师仙逝,恩德长存——深切悼念冯其庸先生

【头条】良师仙逝,恩德长存——深切悼念冯其庸先生

2020-11-07 15:59:00

 冯其庸先生


 1月22日12时18分,著名文史大家、中华书局学术顾问冯其庸先生驾鹤仙逝。噩耗传来,正准备给冯老送迎新春饺子的书局同人沉浸于悲痛之中,深切悼念这位为书局做出了非凡贡献的良师挚友。


冯其庸先生于1924年初诞生于无锡的贫苦农家,自幼酷爱读书。他多次讲起,自己十三四岁时得知由舒新城等主编的《辞海》由中华书局出版了,一直渴望能凑钱买到。后在无锡国专求学时购得一本,如获至宝,几乎每天翻阅,是为与中华书局结缘之始。此书历经风霜雨雪,冯先生不离不弃,一直使用、保存至今。八十多年来,冯老阅读的中华书局出版物数以千计,始终备加关注。在改革开放的新时期,他又不断为书局的出版工作指点良策,尽心尽力,贡献至巨。2012年庆贺书局创办一百周年时,他满怀深情地说:“我整个几十年的读书、治学,没有离开中华出的书。”“我觉得中华书局这个一百年,对中国文化的建设、创造、贡献是写不完的。……在我们中国的发展史上,中国的文化建设史上,知识界的培养成长过程中间,我觉得都离不开中华书局。”

 

 

上世纪80年代初,,作为《红楼梦》研究专家的冯老不辱使命,不仅主动推荐周汝昌先生和他及书局李侃总编辑一起赴苏谈判,认真考察、鉴别版本价值,而且受托撰写该书“前言”和相关文章,为恢复与促进中苏文化、学术交流与出版合作立了大功。


在中华书局的生存、发展处于艰难探索时期的1998、1999年,冯老在考察祖国大西部的百忙之中,还挤出时间来书局参加专家座谈会,为刚组建不久的汉学编辑室的选题规划出谋划策(后来书局推出《皓首学术随笔》,就与此次选题研讨相关,2006年该丛书出版之后书局举办座谈会,冯老亦赶来参加);赴兆龙饭店参加书局《学林春秋——著名学者自序集》出版发行座谈会,发言充满激情;,为书局编辑出版传统文化普及读物的新探索点赞。

 

冯其庸先生参加点校本二十四史及清史稿修订工程第一次修纂工作会议

 

我们更不会忘记,2005年11月中旬,当冯老得知中华书局准备为点校本“二十四史”和《清史稿》的修订工程立项时,欣然同意和季羡林、何兹全、,表示对这项工程的支持和推进古籍整理出版工作、培养后继人才的关切。四位老专家的信,,很快作了重要批示,并指示有关部门予以落实。2006年4月5日,冯老亲临书局在香山饭店召开的点校本“二十四史”及《清史稿》修订工程专家论证会,作了重要发言。不仅如此,2007年5月、2009年6月,冯老还两次带病参加了修订工程修纂工作会议。作为该工程的九位学术顾问之一,冯老于会上会下都提出了宝贵建议。

 

中华书局举行百年局庆活动启动暨礼聘学术顾问仪式

 

我们尤感荣幸的是,2009年4月8日,中华书局举行百年局庆活动启动暨礼聘学术顾问仪式,冯老与季羡林、任继愈、何兹全、饶宗颐、袁行霈五位先生一起被聘为中华书局学术顾问。冯老亲自到局参加礼聘仪式并为陆费逵铜像揭幕。


2011年4月15日,冯老参加《文史知识》创刊三十周年纪念会并讲话。


2012年中华书局迎来百年华诞,冯老亲笔题诗:“百年事业继千秋,乐育英才第一流。万卷图书宜子弟,中华文化遍全球。”3月22日,。


冯其庸先生为中华书局百年华诞题词

 

数十年间,冯老与书局和书局同仁交往密切。例如,,冯老的《瓜饭楼丛稿》安排到青岛出版集团出版,但他还是希望能够有中华书局的老编审参与具体的编辑工作;在书局领导的协调、支持下,书局老编审柴剑虹先生多次赴青岛工作,帮助这套带有全集性质的巨著得以顺利、高质量地出版。又如,内蒙古的一位年轻作者参观了位于冯老家乡的“冯其庸学术馆”后,萌发了要撰写一本《冯其庸画传》的想法,但是手头图片还有欠缺,便向书局老编审柴剑虹先生请教,经请示冯老及和学术馆联系,不仅获取了图版资料,还由书局文化遗产分社承担并聘请柴剑虹先生负责文字加工,使得该画传得以由中华书局于2014年9月顺利出版。2015年冬天,我们提出将冯老撰写的西域诗词编辑出版,冯老欣然允诺,不但克服身体虚弱、视力衰退带来的不便,仔细校核诗作文字及其编年,而且亲自挑选所配摄影作品,乃至为版式设计提供相关印章图样,并坚决要求做辑录工作的柴剑虹先生撰写“后记”并署名于封面、内封,充分反映了他对书局编辑工作的尊重、信任与关爱。



冯老逝世,使中华书局失去了一位良师挚友,更是我国文化艺术界、学术界的重大损失。良师仙逝,恩德长存。在中华书局迎来创建105周年之际,书局新创办了“伯鸿书店”,书店正中即悬挂着冯老十年前为书局题写的墨宝:“以古人为知己,集斯文之大观。”这无疑将激励我们与广大读者会继承冯老遗志,为提高自身人文修养,传承中华优秀文化而努力学习、工作。


云山苍苍,江水泱泱,先生之风,山高水长。冯其庸先生千古!

 

 

附,冯其庸先生在中华书局百年局庆活动中的寄语视频:《辞海》见证了我60多年的读书治学



(统筹:启正;编辑:平安)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