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pic
当前位置: 首页> 价格分享> 怎么才算“接地气”?有人为罕见病奔走11年

怎么才算“接地气”?有人为罕见病奔走11年

2021-07-14 08:50:36

 文  /  马尚田

本期关键词
                  接 地 气

1.

以前,我说到很多接地气的代表委员,比如,,“骑牛问诊”了解民间疾苦的全国丛斌。


这届,代表委员的行囊成为一大亮点。媒体发现,很多代表委员的行囊里,都装着接地气的“干货”。


,有两本特别的册子,记录了她在2016年一年时间里走访调研的足迹,遍布110多个贫困家庭,并由此提出解决特困群体就业的建议。


,装着乡亲们种植的大米、蘑菇、杂粮,借以证明,现代农业建设可以实现农民收入增加。


全国马敏,则从自己的行囊里,掏出了山区孩子的画,以此展示山区儿童通过网络学习取得的进步,呼吁为更多农村地区的教育插上互联网的翅膀。


我们看到,很多提案议案如今大显成效,让我们更不敢轻估这些行囊的分量。


2.

、无锡市人民医院副院长,期间,他在积极履行代表职责的同时,还给一名病危患者成功做了肺移植手术。


在他看来,这次手术能够顺利进行首先得益于,供体器官能够得到及时转运。“整个过程因为有了器官转运的绿色通道,绿色通道功不可没。”


让人惊叹的是,正是陈静瑜在2015年提出了器官转运绿色通道的建议,,于2016年5月6日决定建立人体捐献器官转运绿色通道,确保捐献人体器官转运流程的通畅。


其良好果效,最终受益的是病人。也就是说,议案可以救人,绝非夸张,这体现了善言善策的良性循环。


3.

。在旁人看来,。此话怎讲?

孙兆奇为罕见病奔走11年,呼吁救助罕见病患者。好消息传来,议案初步落地了,今年食药监发出通知,建立罕见病药品进口绿色通道。


那么,孙兆奇为何如此执着呢?他通过多年的调研发现,罕见病药品不但稀少,且费用昂贵无法报销。另外,罕见病药品依赖进口,药价基本都很高,每年动辄十几万元甚至上百万元人民币,几乎没有患者能负担得起,使上千万罕见病患者只能望“药”兴叹或放弃治疗。


情动于衷,自然发乎其外。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些病人爱得深沉。这样执着的代表,又怎能不让人为他点赞呢?

4.

全国海丽曼的履职经历也相当精彩。

2013年,,就提交了一份提案,提出要给新疆克孜勒苏柯尔克孜自治州阿合奇县的一个村建一座大桥。海丽曼的呼声变成了政府行动,这座桥很快建成了。


在许多人看来,这是一件非常了不起的事,而海丽曼现在对此有了更深的思考:

我们国家进入了改革的深水区,任何存在的问题都不是简单的、轻而易举就能解决的,往往涉及许多深层次的问题。有些问题不一定马上就能解决,但国家在制定法律、法规以及各种政策时,已经将这些问题考虑进去并逐步加以解决,这也是对提案的办理、落实。


5.

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对此曾有深刻的论述:

“将群众的意见集中起来,又到群众中去作宣传解释,化为群众的意见,使群众坚持下去,见之于行动,并在群众行动中考验这些意见是否正确。然后再从群众中集中起来,再到群众中坚持下去,如此无限循环,一次比一次地更正确、更生动、更丰富。”


延伸开去,即使企业决策,又怎能脱离市场面壁虚构呢?群众路线,其实就是用户需求导向。根据用户需求制定决策,决策由用户检验,最终更好地服务用户。


接地气,这是起点,只有深入一线,才能把热腾腾的民情端上来;接地气,这更是终点,为基层解决实际问题,。


这种脚踏实地的工作作风,又怎能不受人欢迎呢?

 

对此,您怎么看?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