娘娘庙的传说
关于娘娘庙,流传着这样的两个故事:相传西汉末年,王莽欲夺位,想杀害刘氏族人,刘秀既为其中一位,其遭官兵追捕,逃难至宜兴,后在蜀山脚下遇三位上山砍柴的少女。刘秀向其求救,三女子把刘秀藏与柴堆,官兵到时,问刘秀逃向,三女子乱指了一个方向,至官兵远去,才放刘秀出来,让其向相反方向逃难。事后,三女子觉得几个少女藏一大男子与身边有碍体面,如被官兵发现也会殃及村里人。于是在蜀山脚下一深潭投水自尽。,掌得天下,想起当日之恩,来寻其三女子,听说此故,不尽感怀。于潭边拜祭,追封其为三位娘娘,并在蜀山脚下立一庙——“三姑夫人庙”,并敕封为“神州圣母三姑夫人”,民间一直称为“三圣娘娘”,用潭边一粗大杨柳塑三女子真身,受万人拜祭。
另一说,三国的孙权一天游猎于太湖边,突然遇到湖匪伏击,在危急时得到了蜀山近村三姐妹的营救。孙权得救了,三姑娘却因湖匪报复被逼自尽。后人为纪念三姑娘的贞烈,遂兴建娘娘庙。每年的八月初一至初八是庙会之期,附近的善男信女都来进香,以纪念三姑娘的忠烈。庙内有戏楼,雕刻着各种人物、花鸟。始建于东吴赤乌三年,时名“三姑夫人庙”,俗称“娘娘庙”。
自东汉王朝建立至今将近两千年历史,“三姑夫人庙”迭经兴废,屡毁屡建,香火连绵不断。三国孙权在位时,寺院进行了一次重建,到了明代弘光元年,又进行了一次重建,并赐封为“显圣禅寺”,清乾隆年间又敕封“显圣禅寺”。
蜀山显圣禅寺原址坐落于蜀山东麓新安村,解放前夕占地面积20余亩,寺内为三进,有东看楼六间,西看楼六间,大殿十九间,后宫楼五间,观音殿三间,大门十几间,地屋两间,灶屋二间,望湖亭一座。大殿内塑有释迦大佛一尊,高达四米,菩萨二百多尊,寺内有历代石碑二十多块。
法师多时达二十多人,平时每日前来进香的香客有百余人,到了阴历八月初一到初十庙会期间,平均每天有善信万余人,香客除宜兴地区外,其它有来自上海、南京、常州、无锡、深阳、杭州、湖州、苏州等地。
解放前的蜀山,、经济、文化中心,其原因是由于那时的陆路交通不发达,主要靠水路运输。而水路运输,蜀山是咽喉,所以丁蜀山的陶器必须经蜀山运销各地。
二是显圣禅寺的存在对蜀山的经济繁荣起了极大的作用,尤其到了庙会期间(阴历八月初一到初十)蜀山更是热闹非凡,各地的商人都云集到蜀山来做生意,与其说是庙会,倒不如说是“物资交流”、“文化交流”更为切实。
蜀山显圣禅寺毁于1956年,寺院的旧地后建成了“紫砂新村”,不久前由于附近兴建高铁,“紫砂新村”已拆迁至它处。
九十年代娘娘庙于蜀山重建。党的十一届以后,落实宗教政策,恢复宗教活动,宜兴市人民政府于1994年批准重建显圣禅寺,1997年动工兴建。现山顶建有大雄宝殿,山腰有显圣殿,山基有无量寿殿,天王殿、山门殿等。
显圣禅寺,香火鼎盛而不衰,檀施云集,弘扬佛法,慈悲济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