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pic
当前位置: 首页> 价格分享> 明代女子之“妙”

明代女子之“妙”

2021-07-28 10:22:21

大家知道许妙云是谁吗?

相传明代燕王朱棣的王妃就叫许妙云。

那么,小伙伴们知道这个妙云这个名字有什么名堂吗?

作为一线考古工作者,经常有机会接触到一些历史学者不易见到的文字史料,墓志铭便是其中比较常见的一种,这些资料有时候会“透露”出历史的小细节。近几年笔者在收集明代墓葬资料的时候不经意间发现一个非常有意思的现象——明代许多女性的名字中会带一“妙”字,而且这个“妙”字几乎全部都位于名字的中间。起初我以为这只不过是巧合而已,但随着相关资料数量的曾加,便基本可以敢肯定这是明代的一种文化现象。


从出土的考古资料结合一些其他史料来看,明代女性墓志铭多不提及死者名字,一般只用“姓氏”代称,并根据等级差异冠以“夫人”“淑人”“硕人”“令人”“恭人”“宜人”“安人”“孺人”等称谓,即使死者的丈夫或儿孙没有一官半职也多尊用“某氏孺人”。在我所收集到的近20个记载有确切姓名的明代女性墓志资料中,名字中间用“妙”者多达13处(见表,王鏊祖母和母亲未见墓志),约占总数的70%。虽然这个概率是建立在小样品资料的基础之上,但在一定程度上还是可以反映出当时使用“妙”字的频繁程度。甚至还出现过一家几代女性的名字都带“妙”字的,比如郢国公夫人樊妙广的孙女叫冯妙亲。另外,根据王鏊家族史料记载,王鏊的祖母叫叶妙贤,母亲叫叶妙澄,王鏊的五个女儿中又有三位以“妙”字为名(分别是妙清、妙隆、妙员)。



张氏妙寿之墓


这些以“妙”字入名的女性多出生于官宦或商贾家庭,出生地和埋葬地基本都位于淮河以南,出生年代主要集中在元末明初,一般卒于明代,也有一部分出生于明代早、中期。可能说明南方地区元代中、晚期富裕家庭女性的名字已经开始流行使用“妙”字,并成为一种文化现象。我们知道元代人名常见的是姓氏加数字,比如朱元璋的父亲“朱五四”、汤和的父亲“汤七一”等等,但这种情况可能更多的适用于底层老百姓和男性,女性或者社会上层人士的名字是否也存在这样的特点还不很清楚(当然也不排除进入明代之后改用新名字的可能性)。


部分 “妙”字入名女性墓出土墓志信息统计表


根据墓志资料“妙音”“妙安”“妙真”(包括一些未发表的墓志资料,未列入表中)都曾反复出现,可能说明在选择与“妙”搭配的字的时候是有一定标准的。 像“音”“真”“莲”“灯”“清”等字都带有浓厚的色彩,并且“妙”字本身在佛门之中使用也很广泛,有“显”“密”之意,其具体深意需仔细参修、体会,比较难理解,也难用语言文字表达,笔者也只略知皮毛,但无疑是一个好字眼。所以“妙”字的频繁使用应该与当时对的崇尚有关,这一点可以用墓葬中常见的文化元素文物来证实(如带梵文和“卍”字的饰品、经卷、念珠、香炉、观音像等)。其他一些诸如“寿”“顺”“安”“贤”等字多有祝福、吉祥、美好的寓意,与“妙”字相得益彰,应该是世俗文化和文化融合而产生。就“妙”字本意而言又有“美”“好”之意,用做女性的名字再合适不过了。


谨以此文

 庆祝“三八妇女节”


作者单位:苏州市考古研究所 无锡博物院
文章来源:《中国文物报》2017年3月10日6版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