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上面的蓝字关注我们哦!
导读
青田石,晶莹剔透、皎洁清纯、淡雅温润,美誉“石中君子”,开采历史已有千年,也是最早被文人用于篆刻。而一场汇集明清文人篆刻大家顶尖作品的展览里,青田石占据绝对多数!可见,“印石之祖”名不虚传。
这场展览正是由上海博物馆、无锡博物院联合主办的《云心石面——上海博物馆、无锡博物院藏明清文人篆刻特展》
走近无锡博物院,能看到一方方印章正静静地躺在透明的橱窗里,向每一个观展的人讲述那些藏在历史岁月里的艺术钩沉、人生悲喜。
为什么要选择明清时期的文人篆刻作品进行展览呢?
世界上其他地区也有古代的印章,有两个流域,印度流域、爱琴海周围,过去都出现过印章 。社会生活中发挥它特有的品性作用,甚至是权力代表的作用,但是从印章一路发展过来,走向一个艺术化的发展方向,中国是一个特例。
- 明威将军章青铜官印(六朝)-
明清文人篆刻印章和固有的中国古玺印,也就社会上我们一般认为的印章,是不同发展方向的。印章作为一个实用体系,将来还会有一个历史过程,但是人文篆刻本身,它走向另外一个方向——“艺术”,而这个方向慢慢脱离社会实用,成为一个恒久的民族艺术样式,这是在世界其他地区没有出现的现象。
当代篆刻受到晚清篆刻的影响特别深刻,特别鲜明。原因不光是因为时代比较接近,它还反映精神实质上的一致性。
晚清是中国精神学一个发展时期,大量的古代文字遗物的出现和传播,给书法和篆刻带来了巨大的资料来源,扩展了书法篆刻艺术家的艺术视野,这个非常重要。
晚清以来,文人、书法家、文人篆刻家比以前更具备张扬个性,表现出独特的个人风格和内在的渴望。这样的表达,在晚清表现的非常明显。而当代也是这个情况,这种精神一直延续着。所以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解放思想,包括文艺复兴的特殊意义,唤醒了艺术家个人的艺术意识、创造意识,这两个历史时期,这种精神实质有非常大的相似性。
在1985年的时候曾经举办过一个明清文人流派的篆刻展,当时也引起了当时文人界众多人关注。在上海博物馆,,学习篆刻的人很多。这个展览在当时起到了一个非常重要的推动作用。
-上海博物馆-
无锡博物院助理馆员文严告诉我们:展览主要是分为五个部分,第一个部分是“印宗秦汉”,第二个部分是“印中有我”,第三个部分是“印从书出”,第四个部分是“印从刀出”,第五个部分是“印外求印”,是根据明清文人篆刻的发展的脉络来形成这个章节的,但是在每个章节之中也会有各个流派的细分的组合展示。
除了为专业人士展现明清文人篆刻的印石天地外,举办此次展览还有另外一个目的,那就是让更多对篆刻文化不了解的人,走进博物院,走近篆刻,了解中国煌煌篆刻史上那一段绚烂多彩的华章。让更多人知晓、感受篆刻艺术的韵味,为篆刻更加灿烂的明天做一份努力。
在展厅设计方面,包括序厅、小场景等,都做了很多与文化相关的设计,营造出一种有涵养有文化的氛围。像序厅的山水、场景,都是一些明清文人的生活环境和场景,各种氛围的营造也是希望观众能够通过这种文化的氛围来更多的了解文人篆刻的艺术。
- 清·赵之谦篆刻(印材:青田石)-
那这次明清文人篆刻展跟咱们青田石有什么联系呢?
青田石,自古是文人篆刻首选
青田石被大量用作雕刻材料是在明代,明代的书法家、篆刻家文彭采用青田石雕刻印章,从此,青田石逐步取代铜和玉石,成为一种重要的雕刻材料,遂有了“图章石”的别称。
-文彭致华世祯手札卷(半卷)-
-张灏辑《承清馆印谱》-
-万历四十五年(1617)钤印本-
文献、文人边款、古籍记载,这些资料都记录了篆刻家认为青田石比较适合于他们创作。他们都描述到,创作过程表达地淋漓尽致的感受,还有晶莹如玉的视觉情趣,这些方面也是使青田石更容易普及,更容易被用于进入文人书斋用于创作的一个特性条件。
-詹泮刻 顾林之印 石章-
文人文人,自是文雅怡人的,在这些杰出的篆刻家的眼中,手里的印石不只是一方简单的石头,而是寄托文思创意的载体。触感影响灵感,想来是这些创作者的心情。青田石质地温润、印骨清雅,堪称“石中君子”,在这一点上,也正是明清的文人篆刻者们所追求的。
明清篆刻名家精品,青田石占绝对多数
此次在无锡博物院举行的“云心石面”明清文人篆刻展,几乎囊括了明清两代篆刻名家的印石精品,场面极具震撼。
-苏宣刻 顾林之印 石章-
展出的印章共有160余方,当然其中很大的一部分就是初次向世人展出。所以说给这个对这个印章爱好者来说算是一场盛宴吧,然后因为这个青田石,大家也知道,在这个篆刻里面是一种大家非常喜爱的一种材质,在展出的160多方的印章中有90余方它的材质都是属于青田石。
-何震刻 顾林之印 石章-
-“宗仁”款 顾氏鬰卿 石章 -
想要一睹明清风采的朋友
可以前往了
不远,就在江苏无锡!
展览截止2017年2月11日哦~
欣赏文字,欣赏刀法,欣赏构图
外化到欣赏它的材料
欣赏它的印钮雕刻
---欣赏它的印面的篆刻
表现一个印文书法特征,用刀特性,构图的表现。
---看它的材料
例如,青田石沉静又富有文雅的气息;昌化石是很厚重的,有一种敦厚的视觉感受;寿山石一般是以多色多彩的特性展现在人们面前的;这些都是在观赏篆刻作品时应该注意到的。
---看边款
边款里不仅有作者的署名、创作的时间,有时候还包含了一些记录事件、表达情感、记载交往等记忆,甚至还隐藏着更丰富的史料。这样完整的一件篆刻作品,使得我们在欣赏过程中间,有多面的含义在里面,我们都不应该忽略。
慰祖老师为大家总结的观展小贴士你们都记住了吗?其实在这几点建议背后最重要的就是观赏时的“心”,当你真正想要了解这一方方印章背后的故事时,每一个细节都会成为你眼里最精彩的故事。
LOOK
﹀
﹀
﹀
(建议在wifi下观看)
41期《家有石雕》
印史钩沉 青田为尊
▋来源:青田广播电视台《家有石雕》栏目组
▋编辑:吴箫
↓大家都在看↓
1.【知识】绚丽的青田石,看一眼就忘不了,正如... ...
2.【鉴石】“空里从灵飞”,形容这件张爱廷大师的作品再合适不过了
3.【分享】韩天衡的新年寄语 · 篆刻新作欣赏
点个 ,好不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