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周二【人物志】发现这个奇妙世界的神奇人物。
“子灵之妻杀三夫,一君,一子,而亡一国、两卿矣。可无惩乎?‘’
她,生在春秋乱世,历史上号称“三为王后,七为夫人”、“杀三夫一君一子,亡一国一卿”的女子;
她,先后引孔宁、仪行父、楚庄王、子反等一干士大夫垂涎不已,导陈灵公被杀;
她,出嫁三次,游于八位男人之间,先后引发陈国内乱、楚国破陈、楚晋之战、吴国伐楚;
她,真正开始活跃在历史舞台的时候已经到了半老徐娘的年纪;
她,虽丧子丧国,却不是一个任人摆布的柔弱女子。
她虽在各国之间搅起了巨大的旋风,却在五六十的年纪,让楚国大夫屈巫反楚,叛逃敌国只为与她在一起。
她得了善终。
她是夏姬,与息夫人、齐文姜、西施并称为春秋四大美女。
但她其实姓甚名不详,“夏姬”是指“夏大人家的夫人”,“夏”是夫家的姓氏。
夏姬是春秋时代郑穆公之女。相传她少女时期与同父异母的哥哥公子蛮相恋,据传《诗经·郑风·野有蔓草》记载了他们的恋情。
“野有蔓草,零露漙兮。有美一人,清扬婉兮。邂逅相遇,适我愿兮。”
“野有蔓草,零露瀼瀼。有美一人,婉如清扬。邂逅相遇,与子偕臧。”
但可惜的是,他们相恋不到三年,公子蛮就死了。
不久后,夏姬从郑国出嫁,其夫是陈国夏御叔。出嫁后她遵从习俗,名为“夏姬”,而她的本名千年来无人可知。
出嫁不到九月后生下一个儿子,取名夏南(即夏征舒)。夏南十二岁时,夏御叔病逝,夏姬成了寡妇,隐居在桃林。
然而寡妇门前是非多,更何况是夏姬这样美丽的寡妇。后来,陈国孔宁和仪行父成为了她的长期情夫。
他们的事情传到了陈国国君陈灵公的耳中,使得孔宁和仪行父在陈灵公和夏姬之间牵线搭桥。
此后,夏姬与他们三人同时往来,并相安无事。
适时,夏姬之子夏南逐渐成长为血气方刚的男儿,母亲的事却常常使得他受尽嘲笑。
陈灵公最终被夏南一箭射死,而孔宁和仪行父逃亡楚国。并向楚庄王告状,说他弑君篡位。
楚国当时是“春秋五霸”之一,这件事成为了他发动战争的理由。
公元599年,夏南被楚国抓住,陈国从此元气大伤,几十年后即被楚国兼并。
夏南被楚庄王车裂而死,但夏姬没有低声下气求情,而是选择隐忍求全。
在楚国,第一个对夏姬表现意图的便是楚庄王。
据《左转·成公》记载,楚庄王欲收夏姬为妃,智臣屈巫劝谏,使得楚庄王暂时搁置。
就连楚庄王的弟弟子反要娶夏姬,也被屈巫劝下。
屈巫,姓芈,屈氏,字子灵,为楚国大夫,地位尊贵。
屈巫劝退了别人,乃是他自身看上了夏姬。但他却并未讨得到夏姬。
她被楚庄王赐给了大夫连尹襄老做续弦妻子。后来襄老死在郑国战场上,其子不去收尸,反而要将夏姬据为己有。
此时,屈巫传话给夏姬:“归,吾聘女(你回娘家去,我娶你为妻)”。
夏姬心领神会,随后让郑国国君要求夏姬归郑,方可还回襄老尸体。屈巫极力唆使楚庄王,使其答应。
夏姬离楚约一年后,也就是公元前589年,晋齐两国在鞍邑(山东历城)会战,齐败,向楚求盟。
屈巫前去,经过郑国时,假传楚庄王之命,求娶夏姬。
彼时,夏姬已年近五十。
屈巫与夏姬成婚后,便不再回楚国。他们投奔晋国,屈巫更名为巫臣。
屈巫在晋国成为上宾,聘任为“刑大夫”,成就了中国刑姓的先祖。
楚庄王和子反此时如梦初醒,将巫臣留在楚国的家属全部处斩,消息传到晋国,巫臣痛下决心复仇。
当时,楚国太湖之北的吴部落酋长吴梦寿将自己的部落定为王国,自封为国王,定都梅里(江苏无锡)。
然而新王国的落后并没有引起别人的注意。
只有巫臣明白,吴国身在楚国后方,强大起来必能对楚国构成致命的威胁。
楚国的霸主之位,其因之一不能不提这个。它的后方一直高枕无忧,从而能集中力量逐鹿中原。若吴与楚交战,楚国势必遭到两面夹击。
巫臣向晋国提出“联吴制楚”的策略,并派人前往吴国助其发展强大,最终成为楚王国背后的致命敌人,为将来伍子胥破除埋下伏笔。
子反、子重一年奔波七次之多,果然死在与晋吴交战的路上。
此后,巫臣不再涉事,与夏姬还有了一个女儿。他们的外孙羊舌食长大后与祁氏联手作乱,使得羊舌氏和祁氏被灭族。
晋国瓜分两家土地之后,势力超过晋侯,种下之后三家分晋的远因。
按理来说,夏姬身处乱世之中,辗转于众多男人之间,围绕着她发生过的众多权利斗争,国破家亡,人命陨落不计其数,但她最终巍然独存。
她没有落到妲己、褒姒、杨玉环那样的下场,也许不光是依靠运气,还有她的智慧和能力,我们有理由相信她在众多事件中做出了谋划。
最终她与巫臣相伴终老,也是个不错的结局。
回看夏姬的一生,她的命运与郑、陈、楚、晋、吴五国之间交织在在一起,初看像情色剧,再看像战争剧,最后又有了历史剧和爱情剧的感觉。
她的家庭和国家皆因她而毁,还使当时的强国楚国陷入了衰地,也正因此,后来的楚国从根本上抵不过秦国。
她的沧桑经历,和因她引起的战争,以及对历史的冲击力与海伦相比毫不逊色。
但自汉代起,道学家们如刘向就给夏姬打了一个妖媚的标签,说她和道士学习房中之术祸害男人。
而历史上对夏姬的描写,无论《左传》、《吕氏春秋》,还是《列女传》,无不透露着男性的叙事观点,对于夏姬仅仅给予了“红颜祸水”的负面评价。
其他所有的文献,都没有对夏姬正面的描写,只是在他人传记中看到她不简单的一生。
相反的,在日本,夏姬的名气仅次于同时期的西施,并受到喜欢。现在日本女性将“夏姬”二字作为名字者也不乏其人。
作家中岛敦、现代作家海音寺潮五郎、当代中国文学翻译家兼作家驹田信都在有关作品中描述过夏姬。
其中,作家宫城谷昌光更是以长篇小说的形式描绘了夏姬的一生:《夏姬春秋》(1991)。
夏姬并不是个具有强大权利欲望的人,她在郑国也许行为不检,但也可能是孤儿寡母的求生策略。
在群雄林立的春秋乱世,身处于列强夹缝中的小国公主,她不干涉国政,不利欲熏心,不为害他人,实在无可唾弃之处。
虽然她的真正名字也没留下,但夏姬的传奇,依然随着历史的长河流传到了现在。
更多精彩,关注橙Fun
[ 人物志 ]
每周二一篇人物故事,发现这个奇妙世界的神奇人物
[ 众生相 ]
每周四一篇闹剧故事,对这个浮躁世界的一点点吐槽
[ FUN娱乐 ]
每周日一个短小视频,看看什么是人生如戏全凭演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