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有爆料称,北京摩拜科技有限公司被列入工商“经营异常名录”。摩拜单车方面回应称,这是由于公司搬迁后正在进行注册地址的工商变更,不会对业务造成实质性影响,用户可以放心骑车。
对于眼下炙手可热的共享单车来说,这点小乌龙或许不算事,可是下面这个消息可就吓人了——马云爸爸带着他的共享单车杀过来了,而且是免押金的那种!
近日,据多家科技媒体消息称:共享单车平台“永安行”宣布完成A轮融资,投资者包括蚂蚁金服、IDG资本、深创投等多家投资机构。与其它共享单车平台不同,永安行主打的口号是“免押金”。永安行与支付宝芝麻信用达成合作,用户在绑定身份信息后,只要芝麻信用分超过600,就可以“无押金”租车。
押金问题一直是目前一众共享单车被关注的最多的问题:一方面是一部分用户确实素质有待提高,在收取押金的情况下都各种曝出“虐车”事件,没押金的情况就更难想象了;另一方面各大单车平台对于押金的去向却讳莫如深,引起了各界人士的吐槽和质疑。
关于押金的吐槽也在不断增多。根据摩拜单车的押金退还规则,用户申请退还押金时,需要2到7个工作日才能到账。摩拜单车表示,退还时间受银行等支付通道结算周期影响。摩拜就曾因某段时间押金难退被吐糟,而押金“秒退”的ofo,也出现过用户针对余额无法退款的声讨。
对于敏感的押金,摩拜和ofo都强调会专款专用,但已有法律界学者表示,共享单车平台对“押金”的占有涉嫌非法吸收公众存款,。
然而再怎么嘴上强调,都抵不过马爸爸这一手气势逼人的免押金。虽然来得晚,但光这一条,马爸爸就足够敲其他单车一记大闷棍了!
所以,马爸爸现在面对的最大问题大概就是——
一个城市到底需要多少辆自行车?
自行车厂家接到我们这么大的订单都被吓到了!在无锡工厂,每天生产1.4万辆自行车。”这是此前摩拜单车创始人胡玮炜的感慨。
“ofo集群众之力的产能是3万辆/天,预计年底总投放量达到1000万辆。”ofo创始人兼CEO戴威是从北大经济学专业毕业的高材生,对数字异常敏感。“这个市场太大了,中国十几亿人口,光存量车就有4亿辆,我每天投放10万辆也要10年才能达到这个规模。”戴威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
单车投放的狂潮正在涌来,仅摩拜单车、ofo两家巨头在2017年的投放量就接近2000万辆,产能预计达到3000万辆。但这依然不能阻挡其他共享单车品牌杀向这片海洋。根据公开报道,如今市场上的共享单车品牌约有15家至20家,已在全国30多个城市投放,投放数量过百万。
投资了摩拜的腾讯公司创始人兼首席执行官马化腾也有同样的担忧,“在资本的推动下,满大街的车子,什么颜色都有,街头不够摆了,而且现在又产生了新的问题。”
单车数量都多成了这样,还遭遇了那么多的问题,这些单车大佬们还能有得赚?
真有得赚!ofo创始人戴威就表示,有的城市已实现40%的净利,预计2017年就能赚钱啦!
与之摩拜则称还没有盈利模式,四处融资,就是为了边“续命”,边找赚钱的法子。创始人胡玮炜甚至表示,哪怕失败了,也是一项公益。
而从资本们的态度也可见一斑,先是腾讯、华平、红杉猛砸2.15亿美元,又得郭台铭旗下富士康战略投资,、亚洲最大对冲基金高瓴资本的“加持”。一把D轮可谓“梅花三弄”,累计豪掘超3亿美金。
就在外界几乎要膜拜摩拜的同时,ofo转眼就引DST(俄罗斯数字天空技术,曾投京东、小米)、滴滴、中信产业、经纬中国等诸多豪强入局,一笔4.5亿美元的D轮震惊四座,一举创出业界单笔融资的天价纪录。
这两笔融资啥概念?换成自行车,那就是60万辆摩拜(单价3000元)和1350万辆ofo(单价200元),中国四分之一以上的自行车产能就此被圈占,半个投资圈被共享单车“拖下水”。中国人民基本可以不买自行车了……
而现在,名不见经传的共享单车“永安行”,突然被马云乱入,借蚂蚁金服、IDG、深创投之手投下A轮,火上浇油地祭出“免押金”的杀手锏,义无反顾地搞起了事情。
现在普遍其他共享单车的收益除了租金,就是“”里的押金池了,按“分析人士”的说法,大佬们追求的就是共享单车的金融属性——一旦实现垄断,数十亿的“资金池”可供自由调配,还不够赚?
马云的单车现在走了“免押金”的路线,不但可以借此吸纳到大量此前因为押金太贵太麻烦而拒绝共享单车的用户,甚至有机会能掀翻其他人的押金生意……即使以上都不成功,也比公益活动更多推广了一波芝麻信用!
除此之外,单车行业里的大数据更是能与阿里旗下的一系列产业互补!此前,滴滴投下ofo,就因为双方的数据都源于手机,本身存在一定的互补或替代,可实现数据的充分整合;腾讯选择摩拜,可针对单车内的精细化GPS数据,结合腾讯地图做深度挖掘。
现在马云爸爸放出来了永安行,按其免押金这个套路,颇有当年360横扫各大安全软件的气势!只是大家最终骑不骑得过来,那依然还是后话了……
(综合自北京晨报、中新网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