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pic
当前位置: 首页> 价格分享> 《道德经与人生》丨打破主观束缚 解脱自我清静心灵

《道德经与人生》丨打破主观束缚 解脱自我清静心灵

2021-10-01 09:34:13
有奖征文
万千真金唯求佳作!

闻君心系道教,天下为怀,妙笔生花,倚马可待,特此征文之帖,附以厚金,面呈于君,君素达雅,必不令我徒劳而返也。

君亲启道化天下,世界玄同 丨2017“玉蟾杯”道学全球有奖征文活动通启

我们可以选择大笑大道是否存在,否定万物运化的规律;我们也可以选择放下种种立场和束缚,解脱自我的执着,让心灵得以清静。


文/方崇阳


《道德经》第四十一章

上士闻道,勤而行之;中士闻道,若存若亡;下士闻道,大笑之。不笑,不足以为道。故建言有之﹕明道若昧,进道若退,夷道若类,上德若谷,大白若辱,广德若不足,建德若偷,质真若渝,大方无隅,大器晚成,大音希声,大象无形,道隐无名。夫唯道,善贷且成。

欢迎加入腾讯道学《道德经》研读共修群


公明仪对牛弹琴


汉代牟融所著《理惑论》中有一则对牛弹琴的故事。战国时期有一位弹琴高手叫公明仪,他非常痴迷音乐,弹奏的乐曲也非常动人,深受大家的喜爱。有一天,他兴致勃勃地来到一片草地上准备弹琴,忽然他发现不远处有头牛在怡然自得地吃着草。于是,公明仪突发奇想,决定为牛弹奏乐曲,他即兴弹起了《清角》之音这首曲子。他全神贯注,将所有的感情和心灵都放到了这首为牛弹奏的美妙音乐中。但是这悠扬的琴声、美妙的音乐,始终没有打动这头牛,它仍然埋着头怡然自得地吃着草,好像公明仪根本没有存在,好像这草的美妙更甚于琴声的美妙。


公明仪对牛弹琴(资料图)


公明仪失望之余,长叹了一口气,准备离开。这时牛转动了身体,竖起了耳朵,朝着一个方向很仔细地听去。公明仪顺着这头牛耳朵转去的方向看去,原来在很远的地方隐约有头小牛,孤独地转来转去,似乎还时不时地悲鸣几声。这头牛发现了远处那孤独的小牛,也就朝着小牛方向跑去。


公明仪这下微笑了,不是这牛没有听到自己美妙的曲声,而是自己曲声根本不合乎牛的喜好。真正是两类不同的世界,牛有牛的世界,在牛的世界里,它只专注于它同类的鸣叫声,只关心飞来飞去的蚊子和牤虫是否在叮咬自己,它只会感受这青草是否合乎自己的口味,它不会去领悟和听懂人类的音乐,也不会伴随音乐而随之共鸣,通过琴声与弹奏者和作曲者交流思想与情感。


皈依大道,顺道而行
《道德经》第四十一章“上士闻道,勤而行之;中士闻道,若存若亡;下士闻道,大笑之。不笑,不足以为道。”

真正悟性极高的上士,一旦听闻无上道法,至真妙理,则时时刻刻依道而行,勤勉修持,不敢懈怠;悟性普通的中等之人,听闻道法,将信将疑,似有似无,有时会按道而行,有时却忘记教讳,不时犯错;没有悟性,执着自我的人,只会坚持自己狭隘的思想,即使有机会听闻道法,也会完全否定,将真理当笑话,错失本真


我们生活在空气中,呼吸着氧气,须臾离不开氧气,我们的眼睛、鼻子、耳朵却不知道氧气的存在。有一天我们从科学的书本中得到教育,我们需要氧气才能存活,从此,在思想和理论上我们建立了对氧气的信仰。我们不需要去感觉氧气的存在,氧气却早已存在;我们不会对氧气怀疑,我们只需要自然地呼吸。


人须臾离不开氧气(资料图)


大道玄奥微妙,看又看不见,听又听不得,摸又摸不着,她却真实地在我们的内心深处。有一天我们从经典中认识到,我们的信仰之本就是无形无相的大道,从此,我们可以皈依于大道。我们也不需要去感受大道的存在,大道却早已存在;我们不会对大道怀疑,我们只需要自然地顺道而行。


打破主观束缚,清静心灵


几百年前,有人会耻笑氧气的存在;六、七十年代,;同样,今天还会有人耻笑大道的存在。当狭隘的思想不能打破主观的束缚时,这种耻笑依然会永久存在;当放不下执着的自我,不能用谦卑地心态,全方位观照万物变化背后的真实本来时,这种耻笑依然会永久存在;当固执于某个立场,坐井观天而不能超脱狭窄的视角时,这种耻笑依然会永久存在


坐井观天(资料图)


我们可以选择专注于牛虻之音,赶去身边的蚊虫;我们可以选择坐井观天,只认得自己的一片天地;我们可以选择大笑大道是否存在,否定万物运化的规律;我们也可以选择放下种种立场和束缚,解脱自我的执着,让心灵得以清静。(编辑:若水)


方崇阳道长简介:

,周铁城隍庙住持。江苏无锡人,2008年至2011年于武当山道教学院学习,2011年至2012年于中国道教学院讲经班进修,2010年荣获全国“崂山论道”玄门讲经二等奖。



(本文由腾讯道学授权发布,文:方崇阳,选编自方崇阳道长著《道德经与人生》,文汇出版社2015年7月出版。)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