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pic
当前位置: 首页> 最新资讯> 直播平遥 |《无穷动》:用手机摄影记录生活的本真

直播平遥 |《无穷动》:用手机摄影记录生活的本真

2021-08-10 09:25:40

来这里找志同道合的小伙伴!

 

     对很多摄影师来说,纯粹的手机摄影无疑会带来某种心理障碍。但对冯晓军老师来说,手机摄影却是一种生活方式。那些看似随意拍摄的照片却暗示出现实世界的矛盾和社会问题,简单构图的背后是一种全新的影像语言。作品《无穷动》展示的不仅是一种碎片化的生活记录,更是一种对文化的态度和创新。


关于摄影师

丹蓝

原名:晓军

1967年生于无锡。

江南油画雕塑院综合艺术创作室特约创作员。

1982年开始学习摄影,近年来开始研究观念影像的创作,

拍摄了大量的反映社会百态的作品。

 

Q:您这次展览的作品都是手机摄影作品,而这种摄影方式在影展上是非常少见的。能跟我们说一下您为什么会办这样的影展吗?

 

A:从某种程度上来讲,手机摄影这样一种比较新颖的大众化摄影方式能够摆脱传统摄影的局限性,让摄影能够脱离相机那种固有的程序化的观看模式。而且,对摄影者来说,手机摄影给人的感觉会更加轻松,自由,能够完全体现出摄影者本人的观看视角。而且拍摄这组照片的时候,摄影师没有太多的功利性目的,不会为了发表和获奖而去特意摆拍,操控画面。

 



Q:在你看来,这组作品的特点是什么?最能打动你的地方在哪儿?

 

A: 摄影师通过手机摄影这种本能的观看将自己的内心世界,自己对现实世界的看法呈现了出来。而在这种无意识的呈现中,摄影师能把现实世界中的矛盾、存在的问题以自己的摄影方式来呈现。在我看来,作品中看到的这些矛盾、现实冲突、人们如何来逃避等等社会形态是最能打动我的。比如这张《太湖石》所提出的哲学问题:生命与死亡。其中太湖石代表了死亡,是传统文化的象征,而绿色苔藓和翠竹却表现出一种生机。这些意象的综合往往就是一种典型的矛盾。

 


 

Q:正如您说的那样,太湖石是一种传统文化的象征。那您又是怎样将这类古典文化与手机摄影的现代拍摄方式结合?或者说,您觉得手机摄影符合传统文化的哪些思想?

 

A:其实手机摄影拍摄过程中往往会避开那些在摄影师眼中看来“毫无意义”的杂乱背景。在那些传统摄影师眼中,没有光影,没有决定性瞬间,摄影就不具有任何意义。而我认为手机摄影的形式能够在瞬间触发摄影师按快门的冲动。摄影师个人的人生观,学识和认知模式能够诱发这种冲动的形成,达成一种自我关照。但是图片背后的文化还是具有很多的一致性和相似性。

 

 

Q:拍摄这些照片的灵感是什么?最初的想法来源来自哪里?

 

A:这些照片拍摄的地点是我的家乡无锡,而且拍摄的时候,我的是在一种非常轻松的状态下进行的,比如:散步和锻炼。因此,这些摄影作品都带有生活写实的感觉。在这些写实中,你还可以看到交织的矛盾和社会问题,感受一种更为生活化的状态。我的灵感来源就是这种具有新鲜感的日常表现方式。我想尝试用一种新的影像语言探索非常有价值,把自己的照相机退到后面,把生活的点点滴滴捕捉下来。

 

 

Q:那您觉得以这种拍照的方式作为一种先验性的观念可以改变传统的单反摄影方式吗?

 

A:这个我不确定。我只能说手机摄影为影像提供了一种新的可能性。当然,拍摄时,相机也是需要的,比如报道摄影就离不开传统的单反摄影方式。当然不论是手机还是单反,它都只是一种工具,而每一种工具都有它的局限性。手机摄影是将随意的拍摄融入日常生活中的一种尝试。而摄影应该具有冒险精神,应该有一种生活方式在里面,需要不断对某种生活进行探索。

 


Q:既然手机摄影有这么多的优势,您觉得它的未来前景是怎样的呢?

 

A:图片的意义在于通过聚合它能将生活方式和文化呈现出来。尤其是私人留影作品更能展现整个社会的变迁,记录每一个家庭的生活面貌,给人带来强有力的视觉冲击。就像当初传统胶片摄影的发展轨迹一样,手机摄影也能把它所存在的那个年代的私人留影保留并在多年以后变成映射某一个具体时代的镜子。这样来看的话,多年后,手机摄影的图片会变得非常有价值。而单纯的手机摄影发展前景也就显得非常可观了。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