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日起
《历史原声》音频专辑
将登陆播呀FM父母频道
博雅小学堂携手
《东方历史评论》
邀您一同
倾听历史上著名思想家、学者、作家的
演讲、讲座、朗诵、访谈
历史地、批评地、审美地,倾听历史
历史地、批评地、审美地倾听历史
文 | 许知远
《东方历史评论》主编、作家、单向街图书馆创办人
现在,人人都会说“一切历史都是当代史”。但倘若贝内德托·克罗齐有知,他一定会为自己的被滥用深感不安。他对于历史的丰富性、哲学意意义的阐述,被我们被狭隘化成功利性的需求。
这样一种“当下感”的历史陈述充斥于我们的生活。王朝兴亡更替被描述成一场现代的成功学竞赛;层出不穷的微博历史集中了现代人各种猎奇的喜好;还有对“历史”遗物的极端狂热:流落海外的圆明园、莫高窟里零散物件被高价买回国内,以作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见证。
将历史功利化的趋势从媒体进入了基础教育。课本的编者们无时无刻不想为过去的事件寻找现代的意义。任何关于历史事件的诗歌都被认为具有“借古讽今”的作用。在中国历史的课堂里,历史事件的发展遵循繁荣–屈辱–复兴的线条,因此历史不仅为今日提供参考坐标,同时还提供了合法性:今天是最好的、最新的时代。这种历史,是权力决定的历史。
而这种历史观的反叛者,则陷入了相同的逻辑。为了否定今天,他们过度浪漫化往昔,为了戳穿此刻的谎言,他们认定一切都是以欺骗与错误开始的。
《东方历史评论》希望提供另一种历史写作。我们关注此刻,相信一切历史都是当代史,但同时也尽量试图去理解另一个时代,即使它与我们的现实并不直接相关。我们尊重各种事实,却也坚信历史的本质在于思想与情感,只有这思想与情感是人类文明延续的根本。
我们拒绝用“简单化”的方式理解历史。中国一个多世纪的历史表明,。那些仅仅热衷于戳破愚蠢的历史谎言的人,一定忘记了,,正是依靠这种“简单化”获胜的。
文章节选自《东方历史评论发刊词》
《历史原声》专辑中,首先与读者分享的历史声音,分别来自于5位杰出女性:杨绛、席慕蓉、龙应台、林海音、玛格丽特·杜拉斯。
内容包括:《杨绛谈她在清华的生活》、《席慕蓉亲自朗读她的诗作<大地之歌>》、《龙应台谈香港与台湾》、《林海音晚年回到北京时的讲话》、《杜拉斯朗读<广岛之恋>》。
在此之后,本专辑将会收录思想家、学者、文化名人的演讲、讲座、朗诵、访谈音频,邀您一起,历史地、批评地、审美地,倾听历史。
杨绛先生
“世间好物不坚牢,彩云易散琉璃脆。”——杨绛
杨绛(1911-2016),生于北京,本名杨季康,江苏无锡人,中国著名女作家、文学翻译家和外国文学研究家、钱锺书夫人。
席慕蓉
“我只是个戏子,在别人的故事里,流着自己的泪。”——席慕容
席慕蓉(1943),全名穆伦·席连勃,当代画家、诗人、散文家。原籍内蒙古察哈尔部。
她的作品多写爱情、人生、乡愁,写得极美,淡雅剔透,抒情灵动,饱含着对生命的挚爱真情,影响了整整一代人的成长历程 。
龙应台
“所谓了解,就是知道对方心灵最深的地方的痛处,痛在哪里。”——龙应台
龙应台(1952),生于中国台湾高雄大寮乡眷村,现代作家、。
林海音
“请不要为了那页已消逝的时光而惆怅,如果这就是成长,那么就让我们安之若素。”——林海音
林海音(1918-2001),出生于日本大阪,台湾苗栗县头份镇人,祖籍广东蕉岭,作家。,主持《联合报》副刊10年。
玛格丽特·杜拉斯
“与你年轻的时候相比,我更喜欢你现在备受摧残的容颜。”——玛格丽特·杜拉斯
玛格丽特·杜拉斯(Marguerite Duras 1914-1996),原名玛格丽特·陶拉迪欧,法国著名作家、剧作家、电影编导。她的成名作是1950年发表的自传体小说《抵挡太平洋的堤坝》。代表作有《广岛之恋》、《情人》等。
点击原文,收听《历史原声》